师范类专业认证计划书
一、前言
1.1 背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应运而生。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途径,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计划书旨在制定一份师范类专业认证计划,为师范类专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1.2 目的
本计划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标、原则和要求,确保师范类专业能够满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二、认证标准
2.1 专业定位
2.
1.1 师范性
师范类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师范性,培养具有教师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1.2 专业性
师范类专业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领域,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
1.3 适应性
师范类专业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 人才培养目标
2.2.1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
2.2.2 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2.2.3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职业道德。
2.2.4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2.3 专业师资队伍
2.3.1 教师素质
2.3.
1.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
2.3.
1.2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学科领域知识。
2.3.
1.3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2.3.
1.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2.3.2 教师教育
2.3.2.1 教师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3.2.2 教师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
2.3.2.3 教师教育应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源,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三、认证程序
3.1 前期准备
3.
1.1 制定认证工作计划,明确认证目标、原则和要求。
3.
1.2 组建专业认证委员会,确定认证专家和工作人员。
3.
1.3 收集和整理认证所需的文件资料。
3.2 认证过程
3.2.1 申请认证
3.2.
1.1 填写《师范类专业认证申请表》。
3.2.
1.2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教学设施等。
3.2.2 审查申请材料
3.2.2.1 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保材料真实、有效。
3.2.2.2 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说明。
3.2.3 实地考察
3.2.3.1 实地查看学校的师范类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
3.2.3.2 深入课堂,观察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3.2.3.3 查阅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
3.2.4 专家评审
3.2.4.1 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3.2.4.2 召开专家评审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3.2.4.3 专家对评审结果进行投票,确定认证结果。
3.2.5 发布认证结果
3.2.5.1 对通过认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公示。
3.2.5.2 发布认证结果,承认通过认证的单位或个人为合格单位或个人。
四、认证管理
4.1 认证机构
4.
1.1 设立独立的认证机构,负责师范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4.
1.2 制定认证规则,明确认证程序和要求。
4.
1.3 建立认证档案,记录认证过程和结果。
4.2 认证结果管理
4.2.1 实行认证结果公告制度,定期公布认证结果。
4.2.2 对认证结果进行查询,确保认证的公平、公正。
4.2.3 对未通过认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申请认证。
五、附则
5.1 本计划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5.2 本计划书一式一份,送相关部门备案。